最近想要研究一下YOUTUBE的相關產業股,各位高手可以提供這方面的知識嗎
最佳解答:
youtube概念股有哪些 happygood知識站
YouTube目前約有50萬個會員,根據Alexa報告,此網站也是美國境內排名第八的受歡迎網站。 上頭的影片超過6百萬部,幾乎都是由全球使用者自行上傳完成。
財務部份因為其非上市公司,財報並不容易取得。但是根據BusinessWeek以及Economist的報導,推知這家公司每個月支付伺服器以及頻寬的費用,大約在0.9百萬~1.5百萬美元之間,且可能每個月都要損失0.5百萬美元。
這點跟過去網路泡沫底下的公司很像,創業1年多了,尚未找到真正可行的獲利模式!
以投資角度觀察 排除投機心態,一個好的投資人不會也不應該把大部分的資金,壓在這種何時會賺錢都不知道的公司上面。 而借重5力分析的方法,我們不難發現 1.就【對上游議價能力】來看 這家公司假設跟Google一樣採「勤儉持家」主義,所有的硬體設備都自己組裝,系統也是改寫Linux之類的自由軟體,或許這部份存有競爭力;但頻寬部份我想除非自己擁有網路主幹,只要是需要承租的,都不會比競爭對手(其他大型網站)便宜到哪去。
而網頁中影片所採用的軟體,可以確定是Adobe公司的技術,所以這方面也難說有何成本或技術上的優勢。
最後,也是宇宙無敵重要的一點:「內容風險」
YouTube的內容可以說是網站之所以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姑且放在供應商角度觀之(使用者供應影片)。而YouTube會員全球遍佈,所以其面臨之法律風險,不僅僅是美國法! 以我國的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來看,該法第9條第一項:「關於由侵權行為而生之債,依侵權行為地法。…」 其中所謂【侵權行為地法】,多半認為侵權行為損害發生地也適用! 因此像台灣許多節目(像是全民大悶鍋)都曾在YouTube上面出現,到時候台灣的電視公司很可能在台灣依據台灣的法律提出侵權行為的給付之訴!
想想,全世界有多少國家?多少種法律制度? YouTube這樣的小公司,要請多少律師?付出多少訴訟費用來搞定這些散布於世界各國的法律風險?
Mr.6等人,顯然太輕忽背後的法律風險!
而這種潛在風險,更恐怖的在於只要影片上傳規則不改,新的請求權人就會繼續冒出來;換句話說,這是個沒有停損點的風險!
2.【對下游的議價能力】 目前YouTube並未對影片上傳或觀賞者收費,但難保未來不會(例如Apple的iTool服務轉形成.Mac服務就是一例)。不過未來的事先不談,就現在來說,YouTube的廣告收入,顯然仍不能使其損益兩平。 在此種慘澹經營情形下,對廣告客戶能有多少議價能力?我很懷疑…
3.【對潛在進入者】 以YouTube所採用的技術來說,其實並不難,因此其進入障礙並不高。 由最近許多類似網站誕生,顯見在網路服務領域裡,要抄襲一個idea的成本有多低,進入有多容易。偏偏面對潛在進入者,YouTube似乎沒有任何策略,可以抵擋或減損進入誘因與難度。
4.【現有競爭者】 現有競爭者除了Google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大角色:Microsoft,也將進入該市場(soapbox)。 雖然微軟不濟事,過去到現在網路這塊多半吃癟連連,但手頭畢竟有上百億美金白花花的現金,以及既有的伺服器和頻寬可用,因此要打銀彈戰,YouTube僅有的創投(Venture Capital)那一丁點1千1百多萬美元,絕對是不夠的跟Google、Microsoft逐鹿中原的。
我們看看YouTube手頭有什麼?不過是網路外部性效應這個無形資產罷了。 但這東西可以夠它活多久?恐怕現在早已逐漸陷入坐吃山空危機。
5.【替代品】 網路世界何時會出現新興產物替代掉另外一個,我們永遠不知道。姑且假設YouTube服務沒這威脅好了!
相關詞:
youtube下載,
youtube影片下載,
youtube中文版,
youtube不能看,
youtube影片,
youtube音樂下載,
youtube下載器,
youtube轉檔,
youtube 中文網站,
youtube轉mp3 youtube,
Alexa,
侵權行為,
Economist,
Linux,
非上市公司,
美國法,
Adobe,
iTool,
Apple 以上來源:奇摩知識+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謝謝 熱門關鍵字:遇見幸福300天線上看youtube,youtube音樂下載網頁,youtuberepeat好站推薦 |
youtu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